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ellow man; true nobility is being superior to your former self. -- Ernest Hemingway

星期四, 8月 16, 2012

GV@ÖKOGREEN 全球之聲生態綠小聚



四號下午網友們陸續到了位於徐州路與杭州南路的生態綠,舉行闊別已久的小聚,旨在介紹與推廣全球之聲〈GLOBAL VOICE ONLINE〉。首先網友自我介紹,據目測估計,網友的年齡層普遍約在二三十左右。來參加的網友們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有一位中年婦女說是在看到公園裡頭有布吉納法索的人們,好奇之下經過搜尋中文網頁才發現全球之聲有報導。有一位學生則是聽到龍應台的清大文化思想沙龍提到的。更有一位網友是檢視臉書的「讚」不常造訪的網站時,赫然發現全球之聲在列然後再次瀏覽關注。會造訪全球之聲的裡由也不盡相同,出於老師課堂上出的作業,出於關注社會議題如紹興村事件,也有專門的譯者為了社會議題發聲,或是練習翻譯而來的。這些透過網路搜索點閱主流媒體沒有關注的議題的網友,而參加聚會的目的幾乎都是好奇GV的成員們的廬山真面目。


接著發言的前任中文編輯錢佳緯上台介紹GV成長的經過。在2004年,哈佛的幾個發起人查克曼、麥康蕊,有感於美國主流媒體過於關注北美與西歐的新聞,經過路透社基金 (Reuter Fund)的贊助,開始把國際上這些地區以外的新聞議題有系統地翻譯成為英文。台灣有中文版起源於鄭國威在唸研究所時看到了全球之聲的網站,開始每天做義工翻譯成為中文,並且透過網友PipperL邀請錢佳緯開始加入。經過翻譯了一定數量的文章後,最後再取得查克曼等人的首肯正式授權中文網站。全球之聲總部登記在荷蘭,主要的負責人有些遠在華府、有些在紐約,包含了後台與網站伺服器維護,只有四個半是有薪職,而且收入遠低於應得所得,這些「員工」非得要兼差才能支付開銷。目前全球之聲在全球翻譯的志工來自六十個國家,志工上千名,地區編輯八個與語言編輯約三十來位,年會約兩年開一次,是個非常鬆散而且自由的組織。

奈洛比年會的禮物Kanga,左起為台灣代表與會的林意凡與錢佳緯。


僅管大部分工作皆沒有透過支薪,但全球之聲的存在即具有極大的影響性。路透社也固定引用全球之聲的文章,在台灣全球之聲則是與商業周刊合作提供聯載專欄。全球之聲提倡言論自由,反對政治勢力壓迫與消弭資訊落差,下面的幾個子計劃透過網路的串聯與寫作、關注遭受迫害的部落客、提撥經費訓練偏鄉的弱勢族群上網發聲。「部落格不是中產階級閒閒無病呻吟的活動」錢佳緯說。


諸如波利維亞的少數原住民族語言Aymara,還有孟加拉語,這些都是使用人口稀少的語言,後者還一度面臨網路瀏覽器不支援的窘境。馬達加斯加語則是希望上網的人搜尋「馬達加斯加」時,能夠得到除了夢工廠卡通以外的資訊。「還有,馬達加斯加的網友特別強調,島上沒有企鵝!」現場爆起一陣笑聲。


這並非一個獲利或是可以謀生的工作,那參加全球之聲的計畫有哪些好處?好個大哉問。錢佳緯首先幽默地回答了:「在你生日的時候可以收到世界各地的認識人寄來的不同語言祝福。」還有「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時候不愁沒有沙發可以睡」,實質上的回饋,「只有選擇參加兩年一次的年會機票與食宿一張。」不過名額有限,也要各國的群組考慮過貢獻與參與度,經過選拔後參加。「全球之聲也歡迎自行前往,以提供住宿的方式鼓勵參與年會〈summit〉」


「我每次演講都會提到塞爾維亞的一位編輯西尼沙(Sinisa Boljanovic)。」錢感性地說。他在當英文編輯的時候,常常跟這位編輯互動,有一次在回答一個技術上的問題時候才知道這位編輯是個盲人!透過電腦軟體的朗讀程式還有特殊鍵盤,西尼沙可以毫無困難地把英文翻譯成為塞爾維亞語。第一次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舉行年會時,他藉由妻子的幫忙到了會場。然而在另外一次的智利年會,因為妻子因故無法抽身帶西尼沙辦理轉機等事宜,於是他便放棄了。群組的人知道了於是發動接力接機,從歐洲的羅馬尼亞、土耳其、沿途轉機到匈牙利都有志工幫忙。當西尼沙到了會場,跟大家道謝的時候說:「全球之聲讓我這個盲人看到了世界!」


生態綠的地下室一樓。右數二為中文編輯Cindy,中間白色衣服者為譯者Nelly。


接著開放譯者交流與回答問題,諸如GV流量的問題,還有微網誌興起對於著重引用部落客報導的全球之聲的影響。中文繁體編輯Cindy也提到,目前台灣的譯者約有九十位,最近仍在翻譯的約有二十幾位。無可諱言地,僅幾年的微網誌興起,也連帶影響了摘錄網友部落格文章的全球之聲的每天產量。然而,每天產生的英文新聞幾乎是以無法以人力翻譯完畢。隸屬中南美洲的西班牙語群組曾經非常地自豪說把該月的全部英文翻譯成為西語,也是全球之聲的一個奇葩。


目前中文版面臨的困難有:


  • 全球之聲寫作的格式與第三方合作者的格式不符
  • 中國大陸欠缺公民新聞訊息提供來源
  • 組織橫向的連結性不夠

全球之聲的報導價值除了新聞性之外,也要兼顧撰寫的中立性。所以報導會引用許多立場不同的部落格文章,甚至新聞媒體報導。這造成了一篇公民議題的文章,並不能直接翻譯成為英文而成為報導。中國大陸的部落客或是公民記者,在突破網路防火牆之虞,還要兼顧自身的安全,曾經有固定提供訊息的作者因為擔心簽證核發問題,不得已停筆。至於俾組職成員的橫向溝通,有些譯者從彰化特意來台北,還有一位固定中翻英的志工林意凡目前在日本求學,此次是參加朋友婚禮所以剛好能來聚會,成員囿於地理環境限制,橫向連結性不夠也實屬必然。(也許可以推動像微基的寫作聚ㄧ樣,推動翻譯聚?)


 本年度的肯亞奈洛比年會也提出了面對寫部落格式微的窘狀,下半年計劃開始推動影片放入英文字幕的計畫。全球之聲是個堅持既定原則,然而形式極為自由的組職,也歡迎有志之士提供計畫還有推廣。





【延伸閱讀】

訪問全球之聲總編輯 

全球之聲正體中文後臺

熱門文章